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材料检测
滚动轴承检测

滚动轴承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5:11:28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滚动轴承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滚动轴承失效监测:原理、技术与实施路径

核心概念:故障机理与失效模式
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支撑部件,其失效形式主要包括:

  1. 疲劳点蚀与剥落: 循环应力作用下,材料表面或次表面产生裂纹扩展,导致材料脱落,形成凹坑。这是最常见的疲劳失效。
  2. 磨损: 包括粘着磨损、磨粒磨损、腐蚀磨损等,导致配合间隙增大、精度下降、振动噪声加剧。
  3. 塑性变形: 过载或冲击载荷导致滚道或滚动体表面产生永久压痕。
  4. 断裂: 由过载、严重缺陷或安装不当引起。
  5. 腐蚀: 润滑剂失效或环境侵蚀导致表面锈蚀。
  6. 电蚀: 电流通过轴承导致接触面产生电火花蚀坑。
 

准确识别这些失效模式是有效监测的基础。

关键手段:常用检测方法与技术深度解析
滚动轴承状态监测已形成多技术融合的体系:

  • 振动分析法(核心主流):

    • 原理: 捕捉轴承元件缺陷(如点蚀、剥落、裂纹)在运行中冲击滚动体或滚道时产生的周期性瞬态冲击振动信号。
    • 关键技术:
      • 特征频率计算: 精确计算轴承各元件(内圈、外圈、滚动体、保持架)的故障特征频率,作为故障定位依据。
      • 时域分析: 计算有效值、峰值、峭度、波形因子等,对冲击类故障敏感(峭度值显著升高常预示早期故障)。
      • 频域分析(频谱分析): 核心手段。观察频谱图中是否存在轴承特征频率及其谐波、边带(调制现象)。包络解调(共振解调)技术尤为关键,能有效提取被噪声淹没的微弱高频冲击信号。
      • 时频域分析: 针对非平稳信号(如变速过程),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、小波变换、希尔伯特-黄变换等揭示信号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。
  • 温度监测法(辅助诊断):

    • 原理: 监测轴承运行温度异常升高。过高的温度是轴承润滑不良、严重磨损、过载或安装不当的征兆。
    • 方法: 使用接触式(铂电阻、热电偶)或非接触式(红外测温仪、热像仪)传感器。
    • 局限: 对早期故障不敏感,温度升高往往滞后于振动异常,通常作为辅助判断手段或严重故障预警。
  • 声发射技术(早期预警潜力):

    • 原理: 捕捉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快速释放能量产生的瞬态弹性波(如裂纹扩展、摩擦、冲击)。
    • 优势: 对轴承的早期微损伤(如微观裂纹萌生)极其敏感,可在传统振动法之前检测到异常。
    • 挑战: 信号微弱易受干扰,传感器安装耦合要求高,数据分析解释相对复杂,成本较高。
  • 油液分析/磨粒监测(磨损状态表征):

    • 原理: 分析润滑剂物理化学性质变化(粘度、酸值、水分)及其中携带的磨损颗粒(磨粒)的尺寸、形貌、数量和成分。
    • 方法: 铁谱分析、光谱分析、颗粒计数等。
    • 价值: 直接反映轴承内部磨损状态、润滑剂有效性和污染程度,对缓慢发展的磨损类故障诊断效果好。
  • 其他技术:

    • 噪声分析: 简便但易受环境干扰,常作为辅助。
    • 电机电流特征分析: 间接监测,适用于难以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场合(需排除负载变化影响)。
    • 光纤传感: 利用布设在轴承座附近的传感器感知应变或温度变化,抗电磁干扰能力强。
    • 工业内窥镜: 停机或间隙状态下直观检查轴承表面状态(需停机或预留观察孔)。
 

实践指南:状态监测与诊断的标准流程
实现有效轴承健康管理需遵循系统化流程:

  1. 系统配置与基线建立:

    • 测点选择: 优先选择靠近轴承、刚性良好的位置(如轴承座顶部或侧面)。确保传感器方向(径向/轴向)符合标准。
    • 传感器选型与安装: 根据目标频段(轴承故障常涉高频)选择合适的加速度传感器及安装方式(螺接最优,磁座次之)。确保良好接触。
    • 参数设置: 明确采样频率(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,通常需大于目标最高频率2倍以上,轴承诊断常需数kHz至数十kHz)、分析频率范围、分辨率、采集时长。
    • 初始状态数据采集: 在设备健康状态下采集全工况数据,建立振动基线数据库(包括时域、频域特征),涵盖不同负载、转速工况。
  2. 数据采集与处理:

    • 定期/连续采集: 依据设备重要性、故障发展速度确定监测周期(在线/便携式)。
    • 信号预处理: 进行滤波(高通/带通滤除低频干扰)、去趋势、降噪等处理,提升信噪比。
    • 特征提取: 计算关键指标(有效值、峰值、峭度、频谱特征频率幅值、包络谱特征幅值等)。
  3. 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:

    • 趋势分析: 长期跟踪关键特征值的变化趋势,是判断状态退化最基础有效的方法。
    • 阈值报警: 为关键特征值设定合理的报警阈值(基于基线、经验或标准)。峭度、包络谱总值等对冲击敏感。
    • 谱图比对分析: 将当前频谱、包络谱与基线谱对比,查找轴承特征频率及边带的异常凸起(通常伴随噪声基底升高)。
    • 模式识别与深度学习: 应用智能算法(如支持向量机SVM、神经网络CNN/RNN、深度学习)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,自动判断轴承状态及故障类型(需大量标注数据训练)。
  4. 维护决策与报告:

    • 故障严重程度评估: 根据特征值超标幅度、发展趋势、故障频率能量分布等判断故障发展阶段(早期、中期、晚期)。
    • 维护建议生成: 基于诊断结果,提出维护措施(如加强监测频率、计划停机检查、立即停机检修)。
    • 生成诊断报告: 清晰记录数据、分析过程、诊断结论与建议。
 

前沿探索:智能化与多技术融合的未来
技术发展持续推动轴承监测水平提升:

  • 人工智能深度应用: 深度学习在振动信号识别、图像识别(铁谱磨粒)方面展现强大能力,显著提升复杂工况下诊断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。
  • 边缘计算与云平台: 边缘计算实现数据本地化预处理和实时报警;云平台支持海量数据存储、深度分析、模型优化与远程专家诊断。
  • 多传感信息融合: 融合振动、温度、声发射、油液等多源异构数据,构建更全面的轴承健康画像,提高诊断的鲁棒性和准确性。
  • 数字孪生驱动预测性维护: 结合物理模型、运行数据和AI算法,构建轴承的数字孪生体,实现状态实时映射、性能预测和剩余寿命评估(RUL),支撑精准维修决策。
  • 新型传感器的探索: 如MEMS传感器、分布式光纤传感、嵌入式智能轴承(自带传感单元)等,提供更便捷、更丰富的感知手段。
 

结论
滚动轴承状态监测是一项融合机理认知、检测技术、信号处理与智能分析的综合性工程。从基础的振动、温度监测,到前沿的声发射、智能诊断算法,技术手段不断丰富。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:深入理解轴承故障机理,合理选择和配置监测技术(振动分析通常是核心),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,并结合设备实际运行工况进行综合研判。持续关注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、多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,将推动滚动轴承状态监测向智能化、精准化、预测性的方向发展,为保障设备安全、高效、长周期运行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检测热点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5-07-17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4-06-04
最新检测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